“清风正气传家远”家庭助廉作品之家风故事—《家人 家 家风》
2015/04/21

  家人 家 家风    张燕妍

  人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这话足以证明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就拿我来说,基因中和骨子里就带着抹不去的家庭烙印。现在我也为人母了,相信这份烙印也会不自觉地留给我的孩子。

  这印刻在DNA和骨子里的到底是什么呢?

  发生在我爷爷身上的一二事让早年的我一直不是很理解。比如,我印象最深、在我家重复频率最高的一个话题就是当初我父亲的择业问题。爸爸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特别喜欢美术,在恢复高考后就去参加了中央工艺美院的考试,后因文化课成绩差了两分,与他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但却得到了美院一位老师的欣赏。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追随老师往返北京天津学画,最想得到的工作就是去燕京书画社上班。那时候爸爸是完全可以靠“拼爹”实现的。他也动过求爷爷帮忙的念头,就去和爷爷说了。组织调动对那时的爷爷确实不是一件难事,也可以说仅仅是一句话的事,但爷爷只给了我爸一句话:“靠自己!”

  “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耳。”“背私为公,不偏为正。”这几年我想我越来越懂爷爷了。他离休后直到八十几岁高龄仍坚持读人民日报,用一支红铅笔圈点事要;每到两会期间的直播,也同样是一支铅笔记录下会议的重要内容。2007年我入党了,对此他很欣慰,把全家人叫回来一起吃饭。我渐渐明白老一辈的他们对党的忠诚和感情是融入血液的。

  到了我的父辈,爸爸他或许没有太多的留意到自己潜移默化的完整复制了这份基因。他和妈妈那个年代,房屋还是单位分配的,按月缴租。记得我初中以前一家三口都挤在一间宿舍里,厨房是父母一砖一瓦搭建的很小一间。爸爸是可以向单位申请再给一处更大面积住房的,但领导倡导“先紧着还没有住房的同志分”,爸爸就没再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其实那个时候所谓“能争”“能抢”“能要”的都分上了更好条件的房子,甚至有一个家庭两处住房的也不再话下。但我爸没想过占公家一点“便宜”,他一直对此都很淡然“家有万贯,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

  在我父母眼中一直最在乎的是全家能围坐一起吃顿晚饭。儿时每到吃饭时间,耳边就会听到妈妈的话“长辈没上桌,小孩子不许上来端碗先吃。”幼年挑食爱剩饭的我,妈妈也会总念叨“可以消费不许浪费”,所以不吃完是万万别想下饭桌的。现在的我也开始这样“絮叨”我的孩子了。

  家庭的印迹就像盛水的容器一样,把本没有形状的孩子装进去,呈现出家的形状。在一代一代地延续中,这份塑造和内化始终是历久弥新。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