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润大使接受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采访
2022/05/19

    近日,蔡润大使接受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INSS)采访,介绍中以建交3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经验启示,展望中以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并阐述了中方对中美关系、伊朗核问题、巴以问题的原则立场。采访稿全文如下:

    一、您到任后对以色列有何印象?

    答:我于2021年1月22日出使以色列,成为第九任中国驻以色列大使。到任一年多来,为推动中以友好合作,我走访了多个地方,拜访了多个部门,结识了许多朋友。在以色列呆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发现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我感受到犹太民族跨越千年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感受到以色列多彩的自然景观,美丽的地中海风光令人着迷,丰富多元的自然地貌令人赞叹;感受到以色列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作为全球闻名的“创新国度”,科技创新产业发达,展现出以色列的美好发展前景;感受到以色列人民的热情友好,也深刻感受到以色列人民对中国的友好之情、中以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天地。

    二、中以建交30年来取得哪些重要成就?有何经验和启示?

    答:1992年1月24日,中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翻开了两国和中犹民族关系史上的崭新一页。2022年,中以喜迎建交30周年。2021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话,两国元首一致同意以中以建交30周年为契机深化两国关系。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同赫尔佐格总统、李克强总理同贝内特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拉皮德候任总理兼外长互致贺电。王岐山副主席同拉皮德候任总理兼外长共同主持召开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五次会议,会议取得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两国隆重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各界人士畅叙中犹传统友谊、畅谈中以互利共赢、畅想两国合作未来,充满喜庆氛围。

    中以建交3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这是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的30年。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互动,双方各层级友好往来日益频繁。中以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相继建立。2017年,两国宣布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这是互利合作蓬勃发展的30年。两国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5000万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28亿美元。中国成为以色列在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企业合作打造海法新港、特拉维夫轻轨红线、中以常州创新园、上海创新园等标志性项目,创新合作成为两国关系亮点和助推器。

    这是民心相通持续深化的30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香港开通直达特拉维夫航班。2019年赴以中国公民达17万人次,以公民赴华约10万人次。两国已累计结成26对友好城市。在抗疫斗争中,中以各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体现了“患难见真情”。以方积极参加北京冬奥会,两国人民共襄盛会,进一步增进友谊。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昭示未来。回首过去30年,中以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带给我们三点宝贵经验和启示。一是得益于传统友好。中犹两大民族一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为中以关系奠定了历史和感情基础。二是得益于相互尊重。中以两国国情不同,但这并不是两国友好交往的障碍。双方恪守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断筑牢两国关系的政治根基。三是得益于互利共赢。中以合作理念契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如何展望中以关系未来十年的合作前景?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今年是中以建交30周年,这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年份。中国圣贤孔子讲“三十而立”,《塔木德》将30岁视为人生精力最旺盛时期。两国人民都有推动中以关系不断发展的积极愿望,两国各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展望未来十年和更长的时间,中以关系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我们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中以两国没有根本利害冲突,没有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密切各层级交往,不断深化战略沟通和政治互信。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两国关系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把友谊钥匙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要聚焦扩大互利合作。中国致力于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延续经济快速发展势头,14亿人口、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将充分释放,必将为中以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同样,以色列的发展充满活力,发展前景备受瞩目。中以两国合作互利共赢、大有可为,可以相互借力、彼此成就。

    我们要持续巩固传统友谊。中以虽相隔万里,但两大民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感人故事。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曾向犹太难民伸出宝贵援手,犹太人民支持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抵抗外来侵略斗争,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犹传统友谊和中犹文化相似理念是促进中以友好的无形资产。我们应以共同庆祝建交30周年为契机,传承这份友好情谊,拓展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厚植两国友好民意基础。

    我坚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未来十年的中以关系必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新冠肺炎疫情给中以关系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新冠肺炎疫情对中以人员交流带来一些阻碍,但并未阻挡两国关系前进步伐和两国人民心灵沟通。

    两国领导人通过通话、互致电函等方式保持密切交往,引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两国通过线上方式举行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五次会议等活动,为两国务实合作绘制新蓝图,注入新动力。双方也在克服疫情影响,逐步恢复面对面的交流。

    面对疫情这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以各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以方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对中国抗疫表达慰问和支持,特拉维夫市政厅大楼亮起表达祝福的“中国红”。中方为以方在华采购、运输医疗防疫物资、药品提供各方面协助与便利。在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患难见真情”成为中以关系的生动写照。

    在疫情对全球贸易造成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以经贸合作实现“逆势上扬”。根据中方统计,2020年,中以两国贸易额达到1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2021年,两国贸易额达到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0%,中方对以方出口和以方对中方出口呈“双增长”态势,充分体现了两国合作的韧性和潜力。

    疫情之后,相信中以各层级人员交往会更加活跃,两国人民友好感情会进一步加深,各领域务实合作的成果会更加丰硕。

    五、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对中以合作的影响?

    答:中国外交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同各国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之路。

    中以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合作成果有利于各自发展,惠及两国人民。中以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是双方自主和自愿选择,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影响。

    六、中方与伊朗加强关系是否会影响中以关系?中国如何看待伊朗的地区角色?中方如何看待伊朗核问题的前景?

    答:中国同中东地区各国都保持友好关系。中国同伊朗保持着正常国家间关系,双方交往不针对第三方。中方理解以方的合理安全关切,认为以方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反对任何激化矛盾的言行。中方支持地区国家改善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当前,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有望达成恢复履约。全面协议虽不完美,解决不了伊核计划以外的问题,但它可以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起点。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认为,维护和执行好全面协议是解决伊核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全面协议经过安理会决议认可,支持协议也关乎国际法的权威。中方主张,可以在维护全面协议有效性和权威性的同时,通过建立其他沟通对话渠道探讨解决各自合理关切,促进共同安全。中方将始终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致力于为中东持久和平稳定贡献积极力量。

    七、中国如何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答: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积极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就巴勒斯坦问题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去年以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提出实现中东和平稳定五点倡议,落实“两国方案”三点主张。去年7月中方举办第四次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发表致辞,为巴以和平人士提供沟通交流平台,探索和平之路,寻求共存之道。今年3月,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就巴勒斯坦问题同双方进行深入沟通。中方支持举行联合国主导、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中东和平进程各有关方参与的国际和会。


    采访英文链接:

    https://www.inss.org.il/publication/interview-china-ambassador/

    采访希伯来文链接:

    https://www.inss.org.il/he/publication/interview-china-ambassador/